余杭區第一人民醫院是全區規模**的集醫療、預防、教學、科研于一體的現代化三級乙等綜合性醫院。年就診91.75萬人次,年出院2.44萬人次。現有... [ 詳細 ]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醫院庫 > 杭州市余杭區第一人民醫院 > 醫院資訊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康復治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康復治療
時間:2012-11-12 13:56來源:求醫網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簡稱“慢阻肺”)是一種常見的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病程長,病情呈反復加重、進行性發展,嚴重影響患者的勞動能力和生活質量,同時也對患者家庭造成高額的醫療負擔。始終是防治慢阻肺的主戰場。
目前研究認為,慢阻肺不僅局限于呼吸系統,同時也是一種全身性慢性炎癥性疾病,故應根據每個患者的實際情況制定適宜的長期治療方案。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治療以藥物治療為主,穩定期則可以通過呼吸康復訓練以減少患者急性發作次數,保護肺功能,提高運動耐力和生存質量。
呼吸康復訓練的主要內容是呼吸肌和肢體的有氧鍛煉。由于慢阻肺患者大都存在呼吸肌力和耐力的減退,呼吸肌鍛煉能明顯改善呼吸功能,提高呼吸肌耐力,同時可促進痰液排出,提高全身免疫系統活力,減少肺部反復感染的機率。常用的方式包括:(1)以膈肌活動為主的腹式呼吸鍛煉。取臥位、半臥位或立位,可以將兩手分別放在上腹部和前胸部,以感受胸腹部的起伏運動?熏采取深沉而緩慢的呼吸,升高腹部達**隆起,控制性深呼吸有利于氣體在肺內均勻分布,較少體力消耗,緩解氣促癥狀。(2)縮唇緩慢呼氣。即先用鼻子吸氣,隨后呼氣時撅起嘴唇,如同吹口哨樣緩慢將氣呼出。縮唇呼氣有利于肺內殘余氣量排出,增加通氣量,減輕肺氣腫。縮唇程度以不感費力為適宜,一般吸氣時間為2秒,呼氣時間逐漸延長至4秒或更長。每次訓練時間為10-15分鐘,每日鍛煉三次。(3)呼吸體操。在深呼吸運動的基礎上進行擴胸、彎腰、下蹲等四肢活動,并可在臥、坐、立位不同體位下進行鍛煉,通過呼吸體操能夠提高患者呼吸肌效率,增加呼吸肌活動度。(4)肢體肌力訓練。上肢上舉吸氣,下落呼氣。下肢平地勻速行走,每日l-2次,每次持續10-20分鐘。同時根據患者實際情況酌情調節訓練頻率、強度和持續時間,并盡量在空氣新鮮處進行。(5)傳統醫學運動鍛煉。傳統體育鍛煉如太極拳、五禽戲等能緩解緊張、焦慮情緒,愉悅身心,對提高體能,調節免疫功能都大有裨益。
穩定期慢阻肺患者行康復治療時,應遵循個體化原則,根據鍛煉的實際效果和機體反應制定長期的康復計劃,避免劇烈運動,確保鍛煉的安全性。
總而言之,在臨床常規治療的基礎上,根據慢阻肺患者的實際狀況,在專科醫師的指導下制定科學的康復訓練方案,持之以恒,同時輔以家庭氧療、營養支持等綜合性治療,就能夠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減少急性發作次數及住院率,從而延緩疾病發展,提高患者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