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氯醋酸、二氯醋酸是一種皮膚科較為常用的腐蝕劑,通過對蛋白的化學凝固作用而破壞疣體。盡管這些藥物已廣泛應用,但未作過徹底的研究和優秀性的總結,故對其作用機制和用藥的方法等尚有待進一步總結提高。
三氯醋酸、二氯醋酸的濃度目前差距較大可作50%~90%不等,一般視患者年齡、性別和疣體的老嫩以及部位,選用50%、80%和90%三種濃度。年齡小、女性、新發較嫩的疣體、在黏膜部位用低濃度,相反,年齡大、男性、老疣體、非黏膜部位的疣體可適當選擇高濃度應用。較好結合患者的耐受力等具體情況選用適當的濃度為好。
用法是疣體上涂少量藥液,待其干燥,此時見到表面形成一層白霜為較好。用藥1周后,若疣體未完全消退,局部無明顯炎癥反應可重復1次,直至疣體消失為止。
因為三氯醋酸、二氯醋酸是腐蝕劑,三氯醋酸溶液比水的粘滯度低,如使用過多,很容易擴散,損傷鄰近的正常組織,容易引起刺激性皮炎。所以三氯醋酸和二氯醋酸的藥量應盡量少,用后待其干燥方可活動。如果外用藥物過多,疼痛明顯,可外敷滑石粉或碳酸氫鈉或用液體皂中和過量的、未反應的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