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杭州市第二人民醫院
- 【類型】三級甲等 / 綜合醫院
- 【電話】0571-88017958
- 【網址】www.hz2y.com
- 【地址】杭州市溫州路126號
出停診公告更多>
暫無內容
醫院特色更多>
- 暫無內容
我院成功開展首例布加氏綜合征介入手術
時間:2013-02-26 16:41來源:求醫網
近日,由我院介入血管科周兵主任主刀,一位患有布加氏綜合癥的病人成功接受了介入手術治療并康復出院。這是我院既開展布加氏綜合癥血管置換手術后,首次通過介入技術手段治療布加氏綜合癥,填補了我院介入技術的一項空白!
59歲的廖大伯年輕時發現自己與常人不同——只要活動多了,雙腿就腫脹的難受,坐下休息后,慢慢地就會好起來。所以一直沒有去醫院。隨著年齡的增長,廖大伯腿部癥狀越來越明顯,而且莫名出現了“肝硬化、脾功能亢進、血小板減少”等疾病,嚴重影響了日常生活,先后去多家醫院就診,苦頭吃了一大堆,但一直未能明確病因,病情沒有得到有效緩解。
慕名入住我院后,經過一系列檢查,廖大伯被確診為布加氏綜合癥。以周兵主任為首的介入血管科醫護團隊對廖大伯病情進行了專題討論,制定了綜合評估后決定為患者實施介入手術,即通過血管內途徑使用穿刺針打開阻塞部位,并使用球囊和支架開通血管的閉塞段,恢復血流,徹底改善病情。
經過周密的術前準備,周兵主任在項軍益醫師、余萍護士長、朱春芳護士長等手術團隊的密切配合下開始了手術。手術在局部麻醉下進行,周主任在廖大伯的腹股溝處和鎖骨下方各開1個切口,經切口向靜脈內插入導管,先后完成下腔靜脈造影、肝靜脈造影及靜脈測壓,并在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機的監視引導下,將導管引至病變處血管內。“患者下腔靜脈阻塞內合并有大量血栓形成,打通血管的難度不小”。手術中,周主任采用雙向指引破膜方法細致操作,,順利完成了球囊擴張,并成功放置了金屬支架撐起血管。由于下腔靜脈瞬間暢通,廖大伯術后感覺非常明顯,原先的腫脹不適明顯減輕。
據周兵主任介紹,布加氏綜合征是由于肝靜脈和(或)肝后段下腔靜脈阻塞導致的一系列臨床癥狀和體征,病因復雜,治療難度大。早些年前,該病需要在患者胸部、腹部“開大刀”,實施下腔靜脈—右心房分流術,部分患者甚至需要心臟停博、體外循環下進行,出血多,手術風險大,患者不但術后恢復慢,而且費用較高。
近年來,隨著微創外科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介入微創治療成為治療布加氏綜合癥的優選。患者僅需局部麻醉,術中基本無痛苦,創傷小、恢復快,而且體表不留手術刀疤,非常美觀。
“盡管手術原理簡單,但也存在心包填塞、血管破裂、支架移位等很多手術風險,對醫生的心理素質和技術操作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周兵主任說,該手術的成功開展不但展現了我院介入血管科精湛的手術技藝,也標志著醫院介入治療技術水平取得了新突破。
據悉,由于該病例是我院實施的首例布加氏綜合征的介入手術病例,得到了全院上下的高度重視,院長婁國強、副院長張邢煒親臨心內科DSA導管室指導,醫務科、護理部等職能部門給予了全程技術保障。
醫學知識鏈接:
布加氏綜合征是由于肝靜脈和/或肝后段下腔靜脈阻塞導致的一系列臨床癥狀和體征,由法國醫生布爾·加尼首次系統描述并因此而被命名。布加氏綜合征的病因非常復雜,至今仍不明確,目前認為可能和感染、外傷、手術、分娩、口服避孕藥、骨髓增殖異常性疾病、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抗磷脂抗體綜合征、系統性紅斑狼瘡等獲得性因素及諸多遺傳性因素有關,是一種相對少見的血管性疾病。我國是布加氏綜合征的高發病率國家,好發生在青壯年。
布加氏綜合征的臨床表現根據血管阻塞的部位而有所不同。
若阻塞部位以肝靜脈為主,下腔靜脈受累較少或未受累,患者主要臨床表現為腹痛、腹部不適、頑固性腹水、消化道出血、肝脾腫大、腹壁靜脈曲張等,化驗檢查可見肝功能損害、血象減低、低蛋白血癥,CTA、MRA、B超等檢查有助于確診;
若阻塞部位主要在肝后下腔靜脈,還長伴有雙下肢腫脹、靜脈曲張、皮膚色素沉著甚至下肢潰瘍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