鷹潭市人民醫院始創于年年科研晉升為三級甲等綜合有著性醫院是本我國地區最早病人且規模**的集醫療優秀科研遼寧預防保健于一體的理論綜合性醫療內... [ 詳細 ]
探索探索建立醫患糾紛處置新機制建立醫患糾紛處置新機制
時間:2012-10-28 14:08來源:求醫網
本報訊(姜活興、蔡文芳)鷹潭市人民醫院推行醫患糾紛處置新機制,2009年上半年與2008年同期相比,醫患糾紛下降了60%左右,“醫患”現象少了,促進了“平安醫院”的建設。
引發醫患糾紛的原因很復雜:醫學認知度有限;病人個體差異大;醫護人員的主觀和技術因素;少數患者過度維權;個別病人及家屬以“鬧”謀私……每次“醫鬧”的出現,都損害了醫院名利,帶來了不穩定的因素。鷹潭市人民醫院正在開展創建“平安醫院”的活動中,把減少醫患糾紛、化解醫患矛盾作為主抓手:
一是成立糾紛處理機構。成立了院長、副院長、各職能部門協調配合、整個聯動的糾紛處理工作組,定期召開醫療糾紛防范與處理領導小組會議,對每次醫療質量缺陷及醫患糾紛進行分析點評,找出教訓,總結經驗,明確行動,防范于未然。
二是確保投訴渠道暢通。患者及家屬對醫療的抱怨要有地方投訴,有利于矛盾的化解。為了暢通投訴渠道,市人民醫院向社會公布投訴電話;設立院長信箱和院長接待日;成立客戶服務中心專門接待投訴,負責了解、核實、處理客戶的抱怨,做到當場解釋、協調、解決。去年以來共接待投訴36起,答復處理率100%。
三是聘請中立調解專家。在全市陽請了90位醫學專家和1位法學專家,他們以中立的第三方的身份,對醫患糾紛進行專業調解和仲裁,去年以來共發生糾紛13例,通過協商解決糾紛占84%以上。有位骨傷住院患者認為醫生清創有過錯,經過醫學、法學專家耐心細致的解釋和溝通,患者終于對醫療行為表示理解。一位脊柱術后患者要求院方賠付一筆巨款,經專家認證不屬于醫療事故。
四是參加醫療責任保險。醫療責任保險對于降低醫院或醫生的陪償風險,維護患者利益具有重要意義。市人民醫院每年均向市人壽、財產、平安保險公司陸續投保了醫療責任險,并在糾紛出現的第一時間向保險公司報案,爭取保險公司人員參與協調,**限度地緩解了醫療事故的賠付壓力。2008年有5例醫患糾紛獲保險賠付。
五是完善醫患溝通機制。開展醫患溝通相關知識培訓,增強醫務人員與患者溝通的能力,將防范糾紛意識融入到日常醫療工作中;充分發揮門診導診臺的作用,做好向導和咨詢服務,引導患者就醫、解決患者困難;醫院定期召開社會行風監督員會議,科室經常召開病友聯系會,廣泛聽取社會各界和病友的意見和建議;堅持出入院病人滿意度調查活動,不斷改進管理和服務工作。
六是加強醫療質量監管。醫務管理職能部門定期對醫療質量和安全進行講評和通報,使醫療過程在不斷反饋、調節、改進的動態過程中得以提高,盡量降低醫務人員的醫護失誤,確保醫療安全,減少和避免醫患糾紛。規范接診患者程序,嚴禁私自收治病人、私自請會診或外出會診、私購藥品和器材給病人使用;強化臨床“三基”技能培訓,提高診療水平;完善醫療質量激勵和約束機制,獎優罰劣,確保監督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