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松的四大成因
時間:2015-02-02來源:求醫網
1、遺傳因素初步的研究表明,骨質疏松癥可能是多基因的疾病,這些基因(例如維生素D受體基因)可能參與骨量的獲得和骨轉換的調控,但有明顯的種族差異。迄今未能確認某一特異基因在本癇的發生起關鍵性作用。
2、鈣攝入鈣是骨質中最基本的礦物質成分,在骨生長期如飲食中有足夠的鈣攝入量,可促進骨量形成和提供足夠的礦物質,鈣攝入量不足可造成較低的骨峰值。
3、生活方式足夠的體力活動與骨峰值的形成有關,活動過少或過度運動均容易發生骨質疏松癥。吸煙、酗酒、高蛋白和高鹽飲食、飲大量咖啡、VitD攝入量不足或光照少等均為骨質疏松癥的危險因素。
4、激素生長激素(GH)的促進合成代謝作用有利于骨鈣化、骨形成。GH可刺激肝內及骨內胰島素樣生長因子(IGF)的生成。成骨細胞上有GH和IGF-1的受體,IGF-1促進成骨細胞的增生和分化。GH還可影響骨內礦物質的沉積。雄激素(主要是睪酮和雙氧罄酮)除作用于成骨細胞促進骨形成外,還遏制破骨細胞的分化。雄激素缺乏時,由于骨吸收大于骨形成,容易發生骨質疏松。皮質類圍醇激素過多(如庫欣綜合征或長期、大量應用糖皮質激素)可遏制成骨細胞,減少骨形成,誘發骨質疏忪癥的發生,并容易發生病理性骨折。
查看更多關于骨質疏松的四大成因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