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陽市人民醫院建于1963年,地處交通便利的資陽城區,位于五一西路232號,1994年被衛生部評審為“二級甲等醫院”,首批“國內百... [ 詳細 ]
用愛心,“灌注”生命血液
時間:2013-03-05 11:48來源:求醫網
2月4日,這是國內傳統“小年”,就在這一天,益陽市人民醫院的全體醫護人員給患有地中海貧血的孩子王靚一家送去了不一樣的“小年禮物”——全院領導、醫務人員以及各病友聯合特需近2萬元愛心善款。
債臺高筑,全家踏上漫漫求醫路
王偉華老家在寧鄉縣金井鎮拔茅田村,年近40才喜得千金,取名王靚。但女兒兩個多月時就檢查出了地中海貧血病。醫生告訴老王,保住靚靚生命的單獨途徑就是每個月輸血一次,同時還要配合吃進口去鐵藥,每月花費至少四千元。且連續三月不輸血將面臨生命危險,如果想要治療則需進行骨髓移植。
為了給孩子治病,一家人花光了積蓄,債臺高筑。面對家徒四壁,八十高齡的父母,乖巧可愛的幼女和延續女兒生命所需的近50萬元高額費用。盡管老王沒日沒夜在小餐館打工,每月收入兩千元不到,這也屬天文數字。老王告訴記者,沉重的心理壓力,壓得一家人喘不過氣來。可憐天下父母心,有什么能比看著孩子躺在自己懷里離去而又無能為力更讓人心碎的呢?
“不管多難也要救女兒!”老王話語堅定,但記者分明看到了他眼眶里的淚水。夫妻倆決定無論有多難都不放棄對女兒的救治,就這樣他們踏上了漫漫的求醫之路,4年來,女兒41次的輸血,花費將近10萬。
偶遇貴人,市人醫多次“血脈相助”
在一次偶然的總值班查房中,市人醫辦公室主任劉新春看到了老王的女兒王靚。當時劉主任不解,這個孩子看上去并沒有傷口,怎么在輸血了?詢問后才知她是個“地貧”患兒。醫者仁心,劉主任立馬與老王攀談了起來。在得知王靚自從09年6月至今,一直在市人醫兒科輸血(濃縮紅細胞)28次后。劉主任也立馬加入了救治王靚的隊伍中來。
“每一次都要提前很多天打電話到醫院來詢問是不是有合適的血液,如果趕上來輸血而沒有合適的血源,我又得帶著孩子到處奔波去尋找合適的血源。”老王向劉主任傾吐了孩子救治的難度。劉主任在得知這一情況后,與醫院商量,立馬與益陽市中心血站聯系。在以后的每一次輸血中,都為王靚開通綠色通道,解決了孩子為醫院血液貧乏,而東奔西走的麻煩。
醫院兒科主任胡燦輝告訴記者,“王靚一直以來都是在我們醫院接受治療,考慮到這個孩子的家庭條件貧困,兒科對她的治療費只是收取基本的血液費,其他費用都是科室能夠幫他們省的就省掉了。”護士長孫亞梅說,大家都很喜歡她,剛開始每次輸血都會哭,因為怕痛,護士門也總是買一些玩具盒好吃的來逗她笑,漸漸的就變得更加堅強。如今,王靚已在益陽市人民醫院醫護人員的照顧下慢慢的成長。
有望**,情牽大眾可望社會關注
2012年年底,王靚的爸爸帶著小王靚從廣州南方醫院檢查回來,帶給了我們一個好消息,靚靚在南方醫院通過多次配型,終于在臺灣慈濟有了一個九個點相合的供體,著就意味著靚靚痊愈的幾率很大,而且醫院已經為靚靚的手術排期定在了2013年的10月-12月之間。移植手術成功了,靚靚就能擺脫靠輸血為生的日子了,就能和正常的小孩一樣生活了。這是一家人天天盼時時盼的事情啊。但近五十萬的治療費用將女兒康復希望擋在門外!
能夠找到合適的骨髓已經是多么不容易了,如果因為治療費而耽誤了病情,那么王靚又得需要多久才能找到合適的骨髓呢?醫院領導得知這一情況后,通過醫院商量,決定為這個可愛的孩子進行一次義務募捐活動,希望通過大家來幫助小王靚。
1月17日,在醫院黨委、團委的組織下,全院600多名職工參加了募捐活動,大家紛紛獻出自己的一片愛心,當醫院的**者拿著募捐箱來到病房時,正在醫院心內科住院的江愛麗老奶奶看到這一情況,主動的拿出了2500元捐給這個孩子,江奶奶自己還在生病住院,而且家庭條件也不是特別富裕,她告訴我們:“自己困難還能住得起院,這個孩子還這么小,有病沒錢治,看著覺得心疼”。聽到這些話,同病室的病友也紛紛獻出了自己的愛心。
2月4日,醫院將所以得捐款共計16978元和病友捐助的2550元統計出來,由醫院副院長魯南方、吳金秀兩位送到了王靚一家的手中,同時醫院還為這個可愛的小家伙買來了新年穿的新衣裳,王靚一家接到捐款后感動不已,連連道謝,雖然離昂貴的醫藥費還有一定的距離,但是我們相信,只要大家支持這個家庭,有了社會的關愛,小王靚一定會早日康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