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定市婦幼保健院
- 【類型】三級甲等 / 婦幼保健院
- 【電話】0312-2022127
- 【網址】
- 【地址】保定市天威中路1號
出停診公告更多>
暫無內容
醫院特色更多>
- 暫無內容
精細管理創品牌——保定市婦幼保健院發展紀實
時間:2013-01-31 13:30來源:求醫網
2009年保定市婦幼保健院以出色的成績,贏來了多項榮譽,榮獲了河北省醫藥衛生系統先進集體稱號;高危產科獲得“國內青年文明號”榮譽稱號;領導班子年終考評成績居全市衛生系統優秀地位。院長杜寶琴說,“保定市婦幼保健院建院近60年,是全市婦幼戰線上的‘元老’,‘老’代表渾厚的歷史積淀,但不能‘老’在意識上,不能‘老’在工作作風上。縱觀醫院近一年的發展與變化,我們發揚優良傳統,向管理要質量,使‘婦幼’的品牌更加響亮!”
一組數字說明了婦幼的發展變化:2009年門診人次同比增長5%;住院人次同比增長21%;病床使用率156.7%,同比提高7.9%;平均住院日同比下降0.5天;次均住院費用同比下降146.53元;藥占比29.77%;總收入同比增長24.06%;固定資產同比增長15.14%。
一個個的“增長”來源于什么?院長杜寶琴說:“管理。”有效的管理激活了人的思路,激發了人的干勁,讓醫院發展增速。
要發展先“換腦”
翻開2009年的一張院報,《走出保定看婦幼發展》占了整整一個版面。2009年,院領導帶領基建、質控、醫教部門一行人,先后到秦皇島、唐山、天津、山東、無錫、蘇州、南京和上海等地的婦幼機構參觀學習。回來后,開闊眼界的管理者站在了一個新的高度,剖析弱點,雖然痛,雖然是揭丑,卻彰顯出發展的決心和勇氣。他們認識到:醫院的發展有了長足進步,但就國內而言,尤其與南方經濟發達地區相比,我們的發展就顯得太慢了,差距越來越大。地域狹小,工作量不足,設備不到位,服務建設緩慢,一個個問題擺在了他們面前。他們總結出:知恥者能,知難者進,知之不足,才能進步,找出差距才會明確學習方向。
醫院領導班子成員深入基層座談,查擺問題,求計問策,制定整改措施,積極謀劃醫院發展。由于客觀因素的影響,市婦幼保健院“住院難、停車難”問題日趨明顯,為患者服務能力嚴重受限,成為阻礙醫院發展的瓶頸。以“三年大變樣”為契機,新建一座現代化婦產住院大樓擺上院領導的工作日程,并被當作 2009年的大事要事來抓。
此舉得到市委、市政府和市衛生局領導的重視和支持,征地工作納入“三年大變樣”規劃,一個占地20多畝的新辦公樓的夢想正一步步變為現實。
去年發生全球性甲型H1N1流感疫情,兒童手足口病也發生季節性高發,在院長杜寶琴的提議下,醫院制定實行全市婦幼保健機構院(站)長工作例會制度,舉辦相關防控知識培訓。同時,主管院長帶隊多次對25個縣(市、區)婦幼保健機構和托幼機構進行督導及服務指導,強化了各級保健人員公共衛生服務意識。保健人員深入機關團體為婦女開展義務保健知識講座、母嬰知識大講堂等活動,制作發放宣傳冊和宣傳單,還對唐縣的三家衛生院進行對口幫扶,受到群眾歡迎。
要發展重質量
保證醫療安全是醫院立院之本,是醫院賴以生存可持續發展的基礎。采訪中,一本厚厚的《工作制度與職責》吸引了記者的目光。依靠制度抓管理,依靠制度抓監督,依靠制度促工作,2009年初,醫院對各項工作制度進行修訂完善,并打印成冊下發各科室,認真遵守執行。9月,醫院根據工作實際開展了“職能科室下基層”活動,進一步完善標準,實施全程監控。
為增強醫療質量管理隊伍,切實落實首診負責制、三級查房制、疑難病例討論制等“十三項”核心制度,醫院成立質控辦。質控辦負責人告訴記者:“我們完善了院、科二級質量管理網絡,組織職能科室督導、檢查、考評科室工作質量,隨時、隨人、隨地教育和管理。每月不定期抽查病歷、處方、報告單、技術操作等各項醫療工作情況,定期考核,月終匯總,分析質量問題,找出全院質控的薄弱環節及時糾正,商討改進措施。”從患者住院開始,到病情穩定或痊愈出院的整個過程,涉及醫療活動的每個環節都納入質量監控的視野,實施全程、動態質量監控。質控小組及時發現問題和隱患,組織討論,制定整改措施,每月有匯總有記錄。同時邀請國內、省內優秀專家來院講課,組織專業技術大練兵,實行全員考試考核,組織形式多樣的競賽活動。全年組織“三基考核”11次,技能競賽4次,專業學術培訓25次,提高了醫務人員基礎理論和技術水平,增強了醫患溝通技巧,確保了醫療安全。
為了在同行中立于不敗之地,整合優勢資源,突顯專科特色,醫院不斷引進新設備、開展新技術應用。去年先后投入1046.15萬元,新增設備73 臺,引進了世界先進、國內優秀的高端彩超機E8、全自動生化儀等先進設備,保證了診斷的科學性;染色體遺傳分析工作站,開展了**人工受精及卵巢囊腫穿刺技術、新生兒換血術及經皮周圍靜脈中心置管術、眼病篩查、嬰幼兒早期教育和早期干預、圍產營養等新項目新技術,增強了醫院的技術實力。
要發展強服務
醫療服務水平直接決定醫院發展的成敗,只有依靠不斷提高服務品質,才能吸引患者。
一進醫院門診大廳,人性化微細服務隨處可見。導診、分診人員服務周到,讓患者快速準確就醫。輪椅、擔架、推車、飲水設備等方便患者使用。在住院樓,一日清單、費用查詢、檢查告知、診療告知、貴重藥品耗材告知等制度,讓患者和家屬心里踏實。醫院還設立意見箱、投訴電話、滿意度調查等,對服務措施的落實情況進行監督考核,并將結果納入當月的科室考核。為了讓服務更加“貼心”,醫院邀請禮儀專家來院授課,規范醫務人員的服務行為,杜絕“生、冷、硬、頂、推”現象。
廣泛了解患者及家屬的要求和意見,自覺接受社會監督,他們聘請了15名院外義務監督員;為方便患者就醫,他們還開通了網站,實行預約掛號,**限度地滿足患者就醫需求。
為解決住院難問題,醫院利用有限資金,分批逐步改善和美化就醫環境。醫院部分相關職能科室實行合并辦公,對食堂樓、**室進行改造,將總務科、藥劑科、醫保科等行政后勤科室搬遷至食堂樓,將原有的辦公室改為病房。新開設婦科二病區、新生兒科二病區,新增床位50余張,住院難問題得到一定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