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衰弱頭痛是非搏動性深部疼痛,多見于枕、顳、額等部位,并可能擴散到頸部、肩背部,其性質為發緊、麻木、重壓感、鈍痛、酸痛、刺痛或痙攣性牽扯樣疼痛,轉動頭部可加重,尤其是肩背部肌肉明顯,病人常感到頭頸部僵硬,活動不靈,疲勞,甚至稍有活動疼痛加劇,按摩或用拳輕叩擊局部,則覺得十分輕松或疼痛得以緩解,部分病例頭皮或肩背部皮膚感覺遲鈍;部分皮膚感覺過敏,撫摸或牽拉頭發即感到頭皮非常疼痛,持續數月或長。
而偏頭痛則以一側或雙側疼痛,以額顳部跳痛為主,并伴有惡心嘔吐、面色蒼白等植物神經功能癥狀,用麥角胺治療有效。
有些病人頭痛較常伴有失眠、煩躁、易激動、抑郁、記憶功能減退等,有時與神經衰弱頭痛不易區分,此時就應詳細進行體格檢查。
神經衰弱頭痛一般不會發現器質性改變,而緊張性頭痛,體檢時常可發現頸、肩、背部肌肉緊張,觸壓該部時有明顯酸痛感覺。若由于頸椎病變,外傷和頭頸部附近組織器官如眼、耳、鼻、喉、牙齒及頭皮和顱骨病變刺激導致了繼發性緊張性頭痛,則可出現頭、面部的局部病征。
對于長期慢性頭痛而各項檢查無特殊發現者,應考慮為神經衰弱頭痛,該頭痛除和偏頭痛區別外,還應該與枕寰部、頸椎、椎旁等頸部器質性病變引起的頭后部疼痛、神經衰弱、癔病、各種內臟疾病等引起的長時間頭痛的基礎上出現的緊張性頭痛,應加以區別。通過了解頭痛的性質,部位,持續時間,伴隨癥狀和促使頭痛加劇和減輕的因素,可以區別,同時還應該和叢集性頭痛,各種腦部疾病所致的各種頭痛相鑒別,以便于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