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注意力訓練
報數訓練:從1開始數,遇到7或者7的倍數、末尾帶7的數字不準數出來,用拍掌代替。兒童可以當著父母面單獨做這個游戲,也可以一家人輪流報數。
圖畫猜謎:讓孩子在兩張或多張圖畫中找出不同點。
傾聽練習:讓孩子重述一個節目,家長可以用“節目一開始是什么”,“然后發生了什么事”“還有什么是你覺得很重要的”等問題來引導孩子敘述。
2.有序行為訓練
引 導他多對自己的一些行為有條理地思考。如:每天回家問他作業情況、在學校的情況和小朋友發生的沖突等,都可以引導他自己思考。開始問得很具體,慢慢可以問 得籠統些,讓他自己整理過程,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有目標地引導他自己提出問題,遇到困難或復雜的處境,教會孩子多問自己“這是怎么回事”,“我如何應 付”,“我有好點子嗎”,這樣面對現實困難的逃避行為、亂七八糟的行為就會逐漸減少。指導自己并運用先前的經驗,這樣會對他的行為思考很有幫助,生活學習 能力會不斷加強。
3.規則意識訓練
游戲法:邀請小朋友到家里一起游戲,制訂游戲規則,在活動體驗中指導孩子學習規則,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在公共場所遇到實際問題,教孩子一些規則。
4.指導家長多采用 “親子對話”教育法
所謂“親子對話”教育法,主要是依據每個孩子的個性來培養他的說話能力,若要與孩子說話,首先父母要學會傾聽。其實孩子們所說的話常常是有其原因的,所以家長有必要了解孩子說話的原因,不能一概而論孩子話多是注意缺陷的表現。通常可分為以下三個原因:
(1)有問題發生,需要大人的幫忙;
(2)想把自己所聽、所見、所聞的感受用聲音去表達;
(3)想感受與媽媽(同伴或陌生人)的交流聯系。
理解孩子話多的具體原因后,此時,傾聽是一種認同孩子的反應,能使孩子感受到充分自我表現的感覺而信心倍增。
5.指導家長運用行為治療中的陽性強化法,建立**制度
代幣制,以鼓勵獎賞來強化孩子的正確行為,又稱為陽性強化法,目的是維持孩子實現目標的興趣或動機。
例 如,兒童應該睡覺前迅速、獨立整理房間。做出正面行為,就給他一個可兌換的增強物,也就是一個點數或者貼紙等。將增強物貼在一個清單上,當收集到一定數量 時,孩子可以兌換**品。沒做到,或者督促多次才做,不能加點數。代幣制,就是積累點數或者貼紙,做得不好是要收回的。一次只嘗試改變一個行為即可。
注 意采取代幣制,事先就確定積分點數可以兌換什么**。比如,積滿三個點數可以聽一個故事,去公園玩,吃一個冰激凌等。五個,可以和大人去游泳,買個玩具。 十個,郊游、野炊、去動物園等。兒童最喜歡看車展,家長就可以把最煩惱的行為作為改正目標,如果改正了,就可以帶他去一次。一個階段改正一種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