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孩子做起鬼臉來都挺可愛,但如果孩子總是伸脖子、擠眉弄眼、齜牙咧嘴,而且煩躁不安,家長就要小心了,因為孩子很可能患上了抽動癥。
何為小兒抽動癥
醫生介紹說,小兒抽動癥從中醫來講叫“慢脾風”,屬于脾肝不適引起的疾病。從西醫來說,它屬于神經系統疾病。由于這段時間正是清明前后,天氣多陰濕,是 神經系統疾病的高發期,所以到醫院來治療的小病號也多了起來。醫生說,小兒抽動癥的病情大約可分為三個階段。剛開始孩子只是擠眉弄眼、齜牙咧嘴、煩躁多 動,這屬于短暫性抽動,對孩子的影響較小,大多數都可自行緩解。第二階段是當抽動形成習慣時,對孩子的影響就比較大了。除了抽動外,孩子還可能出現各種喉 音,如吠聲等,也會出現重復刻板的粗話。這時自行緩解就比較困難,經常反復發作。當病情變得更嚴重時,孩子全身多個部位都可能出現抽動,影響學習和生活, 需要非常系統的治療。
“做怪相”的原因
醫生告訴我們,引起小兒抽動癥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幾點。
第一與時令有關,春季本 就是一些精神和神經性疾病的好發季節,而最近的氣候起伏又相當大,忽冷忽熱,容易引起內熱積存。
第二,因為生活寬裕,家庭條件良好,家長常給孩子吃一些 肥、甜、咸、膩的食物,如薯片、蝦片、巧克力、飲料等,這些食物常常含有很高的脂肪與蛋白質,當這些無法被孩子消化和吸收的能量在體內積聚得越來越多時, 便成為了一種致病因素。
第三,不能不承認有的家長對孩子過于溺愛,孩子可以任意行為,稍有不滿意便哭鬧,這樣容易造成孩子情緒上的波動,也是引起小兒抽動 癥的原因之一。
此外,性格比較孤獨、偏執的孩子患抽動癥的幾率要比活潑開朗的孩子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