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南市人民醫院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急救于一體的綜合性二級甲等醫院、青島市涉外定點醫院、濰坊醫學院教學醫院、北京大學第三醫院“... [ 詳細 ]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防治知識
時間:2012-11-14 16:37來源:求醫網
流腦是由腦膜炎奈瑟菌(腦膜炎雙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冬春季多發,兒童發病率高,是一種化膿性腦膜炎。細菌分型:A、B、C、D、29E、H、 I、K、L、W135、X、Y、Z共13群。A、B、C致病性最強,90%由此3群引起;我國主要是A群,近年B群上升,本次流行屬C群,發病年齡 13-18歲。傳染源為流腦病人及帶菌者,經呼吸道傳播,普遍易感。6月以內嬰兒發病少,成人隱性感染,5歲以下兒童尤其6月至2歲的嬰兒發病率**。
臨床主要表現 潛伏期:2—3天(1—10)
普通型-前驅期:上呼吸道感染癥狀,如發熱、咽痛、鼻炎及咳嗽等上呼吸道癥狀,1—2天。敗血癥期:高熱,發冷、寒戰,伴頭疼、全身不適及精神萎靡。 80%出現皮膚淤斑、淤點,開始為鮮紅色,后為暗紅色。嚴重者淤斑擴大,壞死或水皰,1—2天。腦膜腦炎期:除上述癥狀外,表現為劇烈頭疼、頻繁嘔吐、頸項強直、譫妄、嗜睡、昏迷、抽搐等。
暴發型-占5—15%,病情兇險,24小時內可危及生命。起病急驟,高熱、寒戰或體溫不升,精神萎靡、煩躁不安甚至昏迷。皮膚黏膜廣泛淤點、淤斑,可迅速融合成大片伴中央壞死。伴有面色蒼白,四肢厥冷、發紺,皮膚花紋,脈搏細數,血壓下降;呼吸急促等表現。
腦膜腦炎型-主要表現為腦實質的炎癥及水腫,除高熱、頭疼、嘔吐外可有腦疝,表現為意識障礙加深,可迅速進入昏迷狀態,反復驚厥、血壓升高、心率減慢,并有呼吸速率、節律異常,眼球位置下移呈落日樣眼征,瞳孔忽大忽小或大小不一等表現。
嬰幼兒流腦特點:由于顱骨骨縫及囟門未閉合,中樞神經系統發育未成熟,腦膜腦炎表現不典型,有咳嗽等呼吸道癥狀和/或拒食、嘔吐及腹瀉等消化道癥狀,煩躁不安、尖聲哭鬧、驚厥及囟門隆起,腦膜刺激征不明顯。
老年人流腦特點:休克型多見,上呼吸道感染癥狀多見,皮膚黏膜淤點、淤斑發生率高,意識障礙明顯,熱程長(10天左右),并發癥多,實驗室檢查白細胞記數可能不高。預后差,病死率高。
防治:治療優選青霉素,磺胺藥、頭孢菌素。病人隔離至癥狀消失3天;密切接觸者醫學觀察7天,并應預防用藥,復方新諾明成人2克/天,兒童50—100mg/(kg.d);避免人群聚集、少去公共場所,帶口罩、房間通風消毒等;注射A群+C群流腦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