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桐廬縣中醫院
桐廬縣中醫院為縣直屬全民事業單位,成立于1981年,是一所以中醫為主,中西醫結合,各科齊全,門診住院配套的二級甲等綜合性中醫醫院,是桐廬縣中醫醫療、...
[ 詳細 ]
- 【類型】二級甲等 / 中西醫結合醫院
- 【電話】0571-64636951
- 【網址】tlxzyy.zjwst.gov.cn
- 【地址】桐廬縣開元街180號
出停診公告更多>
暫無內容
醫院特色更多>
- 暫無內容
我院整體搬遷工作順利完成
時間:2012-11-09 11:54來源:求醫網
由于我院原舊址(廣場路70號)將改擴建新門診、住院、綜合大樓,根據縣委、縣政府指示,我院暫時搬遷至原桐廬縣第一人民醫院舊址(開元街180號)開診。
12月3日早上7時不到,劉伯洪院長就趕到中醫院住院部,指揮陸續趕來的醫生、護士做好搬遷前各項準備工作。
住院部搬遷的重點是近50名患者以及患者搬遷后所用的儀器、設備、乃至隨行的桌椅、被褥等,繁重而瑣碎,醫院除了有300余名員工參與搬遷外,還從全縣抽調了6輛救護車,加上交警、城管、后勤……參與搬遷的人數超過500人。
八分鐘到達搬遷目的地
在乘坐中巴前往第一人民醫院舊址的患者當中,最難搬遷的是骨科的患者。該科的患者一般是老年人,難以自行移動,護士用輪椅把老人推到公交車邊,再和家屬一起,把老人一個個扶上座位。
8點剛過,在交警的指揮下,裝載著患者和生活用品的中巴車,沿著學田弄—廣場路—郵電路—桐君路—南門弄,往第一人民醫院舊址的方向開去,由于沿途實行交通管制,一路順暢,只用短短七八分鐘時間,就走完了全部路程。
隨后,從全縣抽調而來的救護車開始集結,運送近40名行動不便的重癥患者,每名救護車除了原醫院配備的一名護士和一名醫生外,各科室也派醫生、護士和家屬陪伴。
ICU患者 醫護人員全程護送
當日上午7點左右,ICU已是秩序井然,設備儀器已被打包放好,醫護人員依舊來來往往,忙個不停。患者靜靜地躺在病床上,一旁的家屬提著簡單的行李在病床旁守候著,等待搬遷。
臨近8時,ICU的氣氛緊張起來,最嚴重的一名男患者則通過救護車送走。這名男子仍然昏迷著,上著呼吸機,全身插遍了管線。這名患者是腦干出血,已入院十余天,已經不能自主呼吸了,**通過呼吸機、給予藥物維持生命。
8時許,轉運的這名患者仍然處于昏迷狀態,上著呼吸機,全身插遍了管線,十余位醫護人員圍在病床“保駕護航”,先是替換呼吸機,待一切儀器就緒后,醫護人員一同提起四周床單,將患者平移到了旁邊的擔架床上。 此時,專用救護車正在住院樓門前等候,擔架床被推上車,兩名醫生、三個護士隨車護送,平安地進入新院ICU病房。
“新院”正常運轉
12月4日,我院搬遷工作進入最后的掃尾工作,而“新院”也開始正常運轉。一大早,掛號窗口就排起了長長的隊伍。
寬敞明亮的門廳、粉刷一新的樓道、科學布局的就診流程……走在裝飾一新的中醫院,一角一落都給我們以舒適感。厚實的地板、齊全的設施……病房的設置更是讓患者“賓至如歸”。眼下正值病房緊缺期,醫院的搬遷不僅改善了就醫環境,而且滿足了病人的住院需求。目前,我院床位從原先的160張增加至250張。
登上大樓,放眼望去,清新、整潔的院區環境盡收眼底。此次改造以精簡節約為原則,改造包括放射科、檢驗科、口腔科、手術室、ICU、腸道門診,發熱門診等科室衛生環境設施及煎藥室、供應室、食堂、中西藥房等輔助功能房的提升改造。目前,醫院食堂已做好充分準備,可滿足員工、病患及病患家屬餐飲需求。
另外,針對原一院年久失修,用電、用水等方面可能存在一定安全隱患的問題,我院多次組織專業人士,對電路、水管進行檢測維修。眼下,醫院已將原有的大型供電設備進行拆移、安裝,已滿足當前的用電需求,并時刻對醫院的供電情況進行周期性監控,配備了應急供電等設施。
據統計,至12月7日我院已接納5593位門診患者及92位住院病人。
12月3日早上7時不到,劉伯洪院長就趕到中醫院住院部,指揮陸續趕來的醫生、護士做好搬遷前各項準備工作。
住院部搬遷的重點是近50名患者以及患者搬遷后所用的儀器、設備、乃至隨行的桌椅、被褥等,繁重而瑣碎,醫院除了有300余名員工參與搬遷外,還從全縣抽調了6輛救護車,加上交警、城管、后勤……參與搬遷的人數超過500人。
八分鐘到達搬遷目的地
在乘坐中巴前往第一人民醫院舊址的患者當中,最難搬遷的是骨科的患者。該科的患者一般是老年人,難以自行移動,護士用輪椅把老人推到公交車邊,再和家屬一起,把老人一個個扶上座位。
8點剛過,在交警的指揮下,裝載著患者和生活用品的中巴車,沿著學田弄—廣場路—郵電路—桐君路—南門弄,往第一人民醫院舊址的方向開去,由于沿途實行交通管制,一路順暢,只用短短七八分鐘時間,就走完了全部路程。
隨后,從全縣抽調而來的救護車開始集結,運送近40名行動不便的重癥患者,每名救護車除了原醫院配備的一名護士和一名醫生外,各科室也派醫生、護士和家屬陪伴。
ICU患者 醫護人員全程護送
當日上午7點左右,ICU已是秩序井然,設備儀器已被打包放好,醫護人員依舊來來往往,忙個不停。患者靜靜地躺在病床上,一旁的家屬提著簡單的行李在病床旁守候著,等待搬遷。
臨近8時,ICU的氣氛緊張起來,最嚴重的一名男患者則通過救護車送走。這名男子仍然昏迷著,上著呼吸機,全身插遍了管線。這名患者是腦干出血,已入院十余天,已經不能自主呼吸了,**通過呼吸機、給予藥物維持生命。
8時許,轉運的這名患者仍然處于昏迷狀態,上著呼吸機,全身插遍了管線,十余位醫護人員圍在病床“保駕護航”,先是替換呼吸機,待一切儀器就緒后,醫護人員一同提起四周床單,將患者平移到了旁邊的擔架床上。 此時,專用救護車正在住院樓門前等候,擔架床被推上車,兩名醫生、三個護士隨車護送,平安地進入新院ICU病房。
“新院”正常運轉
12月4日,我院搬遷工作進入最后的掃尾工作,而“新院”也開始正常運轉。一大早,掛號窗口就排起了長長的隊伍。
寬敞明亮的門廳、粉刷一新的樓道、科學布局的就診流程……走在裝飾一新的中醫院,一角一落都給我們以舒適感。厚實的地板、齊全的設施……病房的設置更是讓患者“賓至如歸”。眼下正值病房緊缺期,醫院的搬遷不僅改善了就醫環境,而且滿足了病人的住院需求。目前,我院床位從原先的160張增加至250張。
登上大樓,放眼望去,清新、整潔的院區環境盡收眼底。此次改造以精簡節約為原則,改造包括放射科、檢驗科、口腔科、手術室、ICU、腸道門診,發熱門診等科室衛生環境設施及煎藥室、供應室、食堂、中西藥房等輔助功能房的提升改造。目前,醫院食堂已做好充分準備,可滿足員工、病患及病患家屬餐飲需求。
另外,針對原一院年久失修,用電、用水等方面可能存在一定安全隱患的問題,我院多次組織專業人士,對電路、水管進行檢測維修。眼下,醫院已將原有的大型供電設備進行拆移、安裝,已滿足當前的用電需求,并時刻對醫院的供電情況進行周期性監控,配備了應急供電等設施。
據統計,至12月7日我院已接納5593位門診患者及92位住院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