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一家名為公教醫院的比利時教會醫院在當時的綏遠成立,此即呼和浩特市第一醫院的前身。1937年命名為“歸綏公教醫院”,是當時... [ 詳細 ]
解析下鼻甲對鼻腔通氣“閥門”的作用
時間:2012-11-08 14:43來源:求醫網
大家也許會覺得打鼾是正常的事,代表睡的香,其實這是錯誤的理解。打鼾代表人們身體的某處發生病變。人們知道下鼻甲是如何起到鼻腔通氣“閥門”的作用的嗎?平時應該多了解一些關于打鼾的知識,一便于更好的治療預防。那么下鼻甲是如何起到鼻腔通氣“閥門”的作用的呢?
副交感神經過度興奮使鼻子不暢
首先,我們要對鼻腔的通氣原理有基本的了解:鼻腔是一個空腔結構,有前后兩個鼻孔,中間有一塊板狀的鼻中隔將左右兩個鼻腔分開,前后兩個鼻孔之間不是一個光滑的管性結構,而是在鼻腔的外側壁有多個稱為鼻甲的突起結構使鼻腔成為不規則的腔隙,這些結構共同作用,對通過鼻腔的空氣構成一定的阻力。正常情況下這一阻力有利于胸廓的呼吸運動和肺部的氣體交換,而且這一阻力不會給我們帶來不適感(即鼻堵塞)。只有當這些結構發生異常改變(鼻中隔偏曲、鼻甲肥大、鼻腔新生物等),鼻通氣的阻力增加到一定程度時才會出現鼻堵塞癥狀。
鼻腔內的結構除鼻甲可以增大和縮小外,其他結構是基本恒定不變的,因而引起鼻腔阻力變化的根源是鼻腔外側壁的鼻甲,其中下鼻甲對鼻阻力的變化起到主導作用。那么下鼻甲是如何起到鼻腔通氣“閥門”的作用呢?
下鼻甲內有一種特殊血管結構――“海綿狀血竇”,“海綿狀血竇”的伸縮受植物神經(包括交感和副交感神經)調控。當副交感神經興奮時,“海綿狀血竇”擴張,使血液流注血竇內,這時下鼻甲變大;當交感神經興奮時,“海綿狀血竇”收縮將血竇內的血液“擠出”,這時下鼻甲變小。
正常情況下,交感和副交感神經對“海綿狀血竇”的調控處于相對均衡的狀態,使下鼻甲保持適度大小,即維持一定的鼻通氣阻力,又不至于阻力過大使人感覺到鼻堵塞癥狀。當交感和副交感神經對“海綿狀血竇”的調控平衡被打破、副交感神經興奮占主導地位時,相應的癥狀就出現了:海綿狀血竇擴張、下鼻甲腫大、鼻通氣阻力增加、鼻堵塞。這是“植物神經性鼻炎”的一種類型。
由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李先生的煩惱是因為副交感神經過度興奮,從而引起下鼻甲過度腫大,鼻通氣阻力急劇增大甚至完全不能通氣,最終導致其對睡眠的影響。
了解下鼻甲對鼻腔通氣“閥門”的作用,提醒大家要經常鍛煉身體,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提高自身免疫力。如果患有打鼾,要及時治療,不要拖延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