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市骨傷科醫院是一九五八年建立的,一九九七年八月經黑龍江省中醫管理局批準,在骨傷科醫院基礎上建立黑龍江省骨傷急救中心,是黑... [ 詳細 ]
長時間工作可導血壓升高
時間:2013-02-01 12:03來源:求醫網
該研究報告的作者是旅美學者楊海鷗博士及在她在加州大學爾灣校區職業環境健康研究中心的同事。該研究報告分析美國加州健康抽樣調查的數據,其中包括兩萬四千多18-64歲的工作年齡段的人口。他們的研究結果從數據上直截了當地證明了,長時間工作有可能引起高血壓。
在分析中,他們發現了一系列常見的高血壓與風險因素的相關模式,比如年齡、男性、抽煙歷史、糖尿病史以及久坐的生活工作方式都與高血壓正相關,而家庭收入則與高血壓負相關。另外,與專業人士相比,辦公室文秘職員罹患高血壓的可能性要高出23%,無技術工人則高出50%。
在剔除其他影響高血壓的風險因素之后,他們還發現每周工作時間的長短與高血壓有著獨立和顯著的聯系:
與每周工作11到39小時的工作年齡段的人的相比,每周工作40個小時工作年齡段的人患上高血壓的可能性高出14%,而每周工作41-50個小時的,高出17%。
與每周工作11到39小時的工作年齡段的人的相比,工作51個小時或更多的工作年齡段的人患上高血壓的可能性高出1.29倍。
這一研究結果學術貢獻在于,楊海鷗博士及其在她的同事揭示了影響高血壓的一個新的風險因素。由于這一研究結果與現代社會人們的生活工作密切相關,這一研究結果得到了新聞媒體廣泛的注視。美國心臟學會在此研究結果在《高血壓》雜志發表的前一個半月作了特別的新聞發布,此后,美國的各大報紙和主要新聞網站便開始頻繁地報導和轉載這一研究結果,要求專訪楊海鷗博士的電話也接踵而來。另外,還有許多醫學健康,職業環境,乃至時尚休閑方面的雜志和網站也報道了這一研究結果。新聞媒體對于這一研究結果的熱議遠沒有局限于美國,在北美的加拿大,北歐的幾個國家,在亞洲的日本也率先對這一研究結果作了轉載。此后,許多國家,比如俄羅斯,墨西哥,越南,**等國家,都對這一研究結果陸續作了報道。
這一研究結果對目前國內國情有著重要的意義。隨著20多年的改革開放,國內的經濟飛速發展,同時成為了全球化經濟中不折不扣的“世界工廠”。過去人們習慣的工作方式已經改變,工作時增長是一個突出的特點。此外,勞動強度加大,時間壓力增加,決定權減小,換班制,工作的不穩定性以及與工作業績掛鉤的薪酬制度,都可能對人們的精神和身體健康帶來不利的后果。高血壓便是一種與工作壓力相關的疾病。
這一研究結果與現代國內人的日常工作生活也密切相連。隨著生活節奏加快,人們休息的時間越來越短,而工作時間越來越長。加班已變成了“上班族”的常態,人們往往忽視加長工作時間帶來的健康后果。
醫生應當注意到人們工作的類型及他們工作時間的長短是影響罹患高血壓的重要因素。最直接的建議是,正如醫生現在給病人有關飲食與鍛煉的忠告一樣,他們也應該詢問高血壓就診者的工作及工作時間長短,并提供有關工作與高血壓相關聯的咨詢意見。
這樣的結果對于雇主來講,也并非是一件好事。長時間工作必將帶來一系列的負面效果,雇員當然會承擔一部分。而其中的某些效果也必將反饋到工作之中,包括增加的醫療照料費用與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