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中醫醫院創建于1954年,是一所中醫特色濃厚、臨床科室齊全、醫學人才匯聚,集醫、教、研為一體的三級甲等綜合性中醫醫院,是上海中醫藥大... [ 詳細 ]
出停診公告更多>
近期停診信息(芷江路門診)
兒科:虞堅爾 2015-07-07至2015-07-07 上午專家門診停診
肺病科:石克華 2015-07-03至2015-07-03 上午專家門診停診
肺病科:鄒似平 2015-07-20至2015-07-31 特需停診
骨傷科:戴琪萍 2015-07-06至2015-07-06 專家門診停診
骨傷科:戴琪萍 2015-07-08至2015-07-08 專家門診停診
腦病科:陳敏 2015-07-04至2015-07-04 下午專家門診停診
腦病科:許良 2015-07-10至2015-07-10 全天專家門診停診
心病科:蘇敏亞 2015-07-11至2015-07-11 上午專家門診停診
心病科:竺培華 2015-07-02至2015-07-02 專家門診停診
心病科:竺培華 2015-07-09至2015-07-09 專家門診停診
中西醫結合外科:傅佩峻 2015-07-01至2015-07-10 專家門診停診
中西醫結合外科:吳菊生 2015-07-15至2015-07-27 特需停診
中醫內科:張遺鶴 2015-07-20至2015-07-31 特需停診
腫瘤科:李樹芳 2015-07-27至2015-08-05 專家停診
長期暫停門診信息(芷江路門診)
骨傷科:丁忠賢 2015-02-24起 暫停門診
針灸科:于習紅 2015-02-24起 暫停門診
醫院特色更多>
- 暫無內容
控制哮喘我們還要走多遠
時間:2012-11-05 13:52來源:求醫網
版WHO/NIH支氣管哮喘管理指南(GINA)與早期版本比較在哮喘治療理念上有了本質的變化,走出了根據哮喘嚴重程度治療的被動模式,提出“哮喘控制”的概念,并建議以此作為治療目標,指導醫療實踐。該目標明確了“哮喘控制”的基本要求,即哮喘患者經過治療要達到幾乎無日間或/和夜間癥狀,無活動受限,無急救藥物使用,無急性加重、急診就醫或住院,恢復正常肺功能,無治療藥物的不良反應。達到上述目標就意味著哮喘的臨床治愈,患者可以恢復正常生活。年ATS/ERS Task Force對“哮喘控制”的概念進一步更新,“哮喘控制”是指經過治療疾病對機體的影響被驅除的程度。新定義指出“哮喘控制”的近期目標是消除癥狀,恢復肺功能;遠期目標在于預防復發,降低死亡率。
達到“哮喘控制”目標需要具備三個基本的條件。首先,醫務人員要提高認識,堅定哮喘是可以臨床治愈的信心,以此指導臨床實踐。以GOAL為代表的國際多中心大規模臨床實驗證據告訴我們,80%輕度和60%重度哮喘患者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可以達到“哮喘控制”。臨床實踐中,醫生可以根據各自的條件選擇可行的方法,對每個哮喘患者的控制水平進行評估,指導治療。其次,糾正“西醫不治喘”的錯誤認知,提高患者對哮喘治療的期望。第三,醫保體系覆蓋有效的治療,保障患者能夠長期接受有效治療。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芬蘭曾經是世界上哮喘死亡率最高的國家之一。該國針對哮喘治療積極調整醫保策略,覆蓋了當時的有效藥物(吸入性糖皮質激素)和哮喘教育。隨后的20年,哮喘住院日下降了90%,死亡率下降80%。芬蘭的經驗值得我們借鑒。
如何治療才能達到“哮喘控制”?醫生需要綜合考慮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治療藥物的選擇。對相當數量的哮喘患者,單用吸入性糖皮質激素(ICS)就可以達到“哮喘控制”,吸入性糖皮質激素和長效支氣管擴張劑聯合使用(ICS+LABA)能使更多的患者達到“哮喘控制”。其次,根據病情的嚴重程度選擇合適的藥物劑量,盡可能使患者在一個月內達到癥狀控制。一旦癥狀得以控制,怎樣維持治療?維持治療需要多長時間?成人哮喘是復發性很高的慢性疾病,運動、接觸過敏原、感冒等多種因素很容易誘發急性加重。已故澳大利亞學者Woolcock早在年就指出,哮喘各表現型經過治療達到控制所需時間長短不一,氣道高反應性作為哮喘疾病的本質,需要治療數年才能控制。哮喘癥狀控制后規律用藥、長期維持治療對預防復發,降低哮喘死亡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季節性間歇發作的輕度哮喘,如果每年只發作一次,起始藥物和劑量的選擇根據發作時嚴重程度決定,維持治療應該不少于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