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明基醫院為明基友達集團本著回饋社會、服務民眾的精神,投資設立的中外合資合作醫院。醫院依據國家三級醫院標準建立,占地600畝。整個工程分... [ 詳細 ]
啃"營養棒"不吃米飯一月能減10斤
時間:2012-11-02 20:42來源:求醫網
“減肥”一直是讓很多人又愛又恨的字眼。揚子晚報記者采訪發現,不光兒童是減肥的主力大軍,不少南京白領也開始口口相傳一種名為“營養干預”的減肥方式。東南大學營養與食品衛生系的專家表示,“營養干預”并不是壞事,但在減重的過程中不能一定成“低營養飲食”。保持合理的膳食平衡,學會正確的低碳低能量飲食才是“王道”。 揚子晚報記者 楊甜子 于丹丹
白領風靡“啃棒子”減肥
南京白領一個月減了10斤
在南京的白領里,一種名為“營養干預”的減肥方式悄然興起,白領李先生就是其中一員。身材漸有發福趨勢的李先生,在同事的介紹下來到明基醫院營養咨詢門診體驗了一次非同尋常的“體重測試”,不光能測得自己的體重,還能將體內的脂肪含量檢測得一清二楚。而檢查的結果讓李先生頗為驚訝,體重超過了正常范圍15 公斤,需要減掉10多公斤的脂肪。
醫生給李先生推薦了一種名為“營養棒”的食物,“營養棒”外形類似于普通的餅干,但主要成分卻是大豆粗纖維。同時還給李先生的一日三餐進行了限制:早餐只能吃水果黃瓜和煮**,而午餐里米飯、面條等主食統統“消失”,肉類和蔬菜卻依然可以食用。晚餐的“待遇”和午餐差不多。最讓李先生抓狂的是,不光酒類不能喝,減重的第一個月里得徹底和牛奶、水果說再見。
這樣的“營養棒”和一日三餐的營養限制便是“營養干預”的減肥方式的主要組成。雖然半信半疑,但李先生還是在減肥的頭一個月里咬咬牙給自己的飲食結構進行了徹底的調整,同時還堅持慢跑來消耗體能。時間一長,倒也習慣了“啃棒子+跑步”的生活方式。
好不容易捱到了一個月的期限,李先生驚訝地發現,自己的體重減少了整整10斤。
“營養干預”到底是什么原理?
在白領中風靡的“營養干預”到底是什么原理?記者采訪了明基醫院營養咨詢門診營養師陳婷。陳婷告訴記者,“肥胖”之所以讓這么多人都痛苦不堪,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因為每天攝入的食物中“升糖指數”較高的食物在“作祟”。“米、面和水果都是我們每天攝入的食物中升糖指數較高的食物,大量糖分的攝入對于體重的維持非常不利。精米、白面中未被利用的糖將儲藏在血液中,造成血糖上升及血液黏度上生,并導致血管的硬化和組織的老化。而如果飲食中糖的來源過多,也會轉化為脂肪儲存在身體里,導致肥胖。而用于代餐的‘營養棒’的主要成分是大豆粗纖維,可以充分改善人體內環境。調節胰島素的代謝功能。”
對于李先生減重的效果,陳婷頗為滿意。“營養干預的過程不光是調整飲食結構,更重要的是在于和營養師的互動。”陳婷說,李先生對于自己的飲食還是比較上心的,遇到“猶豫不決”的食物,還會隨時聯系營養師進行咨詢,得到營養師的認可后才“敢”大快朵頤。
“營養干預”是否在透支健康換體重?
雖然“營養干預”的減肥方式在白領中熱傳,但依然有不少人對其產生爭議。“營養棒是不是在透支健康換體重”的質疑最為激烈,明基醫院營養咨詢門診營養師陳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回應了這個質疑,“營養棒的成分并不是任何藥物,最通俗的說法,營養棒是一種用于代餐的食物,所以不存在任何的危害。”
但東南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系教授孫桂菊卻不同意這個說法。“‘營養棒’提供的能量相對較低,對于體重的減輕只能說相對有一定的道理。但在一段比較長的時間里完全不攝入主食的做法顯然不夠妥當。”孫教授說,從營養學的角度而言,主食、水果和牛奶提供的是維持身體正常機能所**的維生素和無機鹽,同時也會提供一部分能量。在較長一段時間里如果完全不吃主食,減少營養素的攝入,會出現乏力等問題,身體的內分泌機能也會出現不適的癥狀。專家認為,雖然說“透支健康換體重”的質疑有些一定,白領們不妨用“營養棒”代替部分主食,但基本的米面攝入還是**的。
■提醒
短期快速減肥不宜提倡 一個月減2-4公斤為宜
專家表示,肥胖并不是兩三天就累積出來的,所以如果減肥,同樣要有相當的毅力。總之,增肥、減肥都是個慢性過程。快速減肥一般減去的只是身體的水分(體液),會使心肺和腎臟等器官一時難以適應,容易出現循環系統的問題和導致腎功能損害,甚至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南京中醫院減肥專家建議,一般來說,一個月減2至4公斤為宜。
關于減肥的兩個疑問?
“喝水都會胖”怎么回事?
“節儉基因”假說可以解釋,所以早餐要豐富
南京市中醫院專家表示,減肥的一個關鍵就是,早餐要豐富。如果人不吃早餐,那么他到了午餐、晚餐的時候往往會不知不覺增大食量。 “節儉基因”假說認為,人體內存在一種“節儉基因”,長期食物匱乏的時候這種基因就會啟動,使代謝率**化,并儲存脂肪,以度過“困難時期”。從晚餐到第二天的早餐有十幾個小時,若不吃早餐,這個時間便會延長,長此以往使“節儉基因” 容易體現,在進食中更多地吸收并儲存脂肪。這樣吃多少吸收多少,就是人們常說的“連喝水都會胖”。
管不住自己的嘴怎么辦?
低能量飲食代替低營養飲食
“從營養學的角度而言,我們更加倡導的是低能量飲食,而不是低營養飲食。”孫桂菊告訴記者。按照國內營養學會制定的標準,一位成年男性每天應當攝入的能量在2400千卡/天。“不少人都成天把減肥掛在嘴邊,但就是管不住自己的嘴。”孫桂菊教授給“管不住嘴”的饞貓們提供了減肥的方法:減肥的一方面是控制飲食,但更重要的是能量的消耗。通過飲食攝入能量,在餐后再進行運動來消耗,便能相互“抵消”。
面對“美食”,多選低GI食物
遇到美食容易“失去理智”,所以,學會計算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數非常重要。食物血糖生成指數(GI)就是指一個食物能夠引起人體血糖升高多少的能力,高GI 的食物,進入胃腸后消化快、吸收率高,葡萄糖釋放快,葡萄糖進入血液后峰值高,也就是血糖升得高;低GI食物,在胃腸中停留時間長,吸收率低,葡萄糖釋放緩慢,葡萄糖進入血液后的峰值低、下降速度也慢, 簡單說就是血糖比較低。
食品血糖生成指數分類
◎當血糖生成指數在55以下時, 可認為該食物為低GI食物;包括:燕麥粥,意大利面,雜糧面包,番薯,芋頭,牛奶,酸奶,燕麥餅干, 葡萄柚,水蜜桃,蘋果,梨,布林,橙子,葡萄,奇異果,香蕉等。
◎當血糖生成指數在55~70時,該食物為中等GI食物;包括:全麥面包,印度香米,消化餅干, 葡萄干,芒果,木瓜,哈密瓜,菠蘿等。
◎當血糖生成指數在70以上時,該食物為高GI食物。包括:白面包,貝果,**米,糙米,土豆, 奶油餅干,西瓜,甜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