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創建于1952年,由西門婦孺醫院分院、國內紅十字會第一醫院和中山醫院兒科合并而成,原名上海第一醫學院附屬兒科醫院,首任... [ 詳細 ]
出停診公告更多>
近期停診信息
消化科:黃瑛 2015-03-12至2015-03-12 全天普通專家門診 停診
普外、新生兒外科:鄭珊 2015-03-12至2015-03-12 全天高級門診 停診
醫院特色更多>
- 暫無內容
孩子的腎也要"減負"——長期高蛋白飲食會增加腎臟負擔
時間:2012-11-01 14:48來源:求醫網
孩子正處在長身體的時候,攝入充足的營養,尤其是豐富的蛋白質是很重要的。為了讓孩子們更好地生長發育,很多家長都讓孩子以牛奶、**或者魚肉為主食,有時還要再加上,似乎這樣才能保證孩子的營養。可是,俗話說“過猶不及”。長期大量地食入蛋白質,孩子的營養是足夠了,卻增加了腎臟的負擔,在另一個方面給孩子的健康埋下禍根。
醫院的腎內科主任醫師徐虹教授解釋說,人體每天需要的熱量,只有10%~15%來自蛋白質。因此成人平均每天每公斤體重只需要攝入2g(記作2g/kg·d)蛋白質,兒童由于生長發育的需要,需要2~3g/kg·d蛋白質。如果飲食中的蛋白質超過4g/kg·d,就屬于高蛋白飲食了。
人體內的蛋白質被分解以后,主要是通過腎臟排出體外的。正常情況下,人體每天分解的蛋白質是有限的。高蛋白飲食后,體內蛋白質分解增加,必然增加腎臟的工作量。腎臟長期疲勞以后,腎小球很可能硬化,最終導致腎功能不全。而且,腎臟為了排出過多的蛋白質,會增加尿量,從而帶走體內大量的鈣,反而會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
但是,我們又是需要蛋白質的。那么,如何科學地攝入蛋白質呢?以6歲的兒童為例,其平均體重為20kg,也就是說,每天只需要攝入40~60g蛋白質。如果食入一條4兩的魚(約含15g蛋白質),2兩瘦肉(約15g蛋白質),1塊豆腐(約3g蛋白質),1只**(約7g蛋白質), 1杯牛奶(300ml,約9g蛋白質),再加上米飯,那么每天攝入的蛋白質也就足夠其生長發育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