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人民醫院地處鄭州市中心,始建于1912年。歷經百年的發展,現已成為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急救為一體的現代化大型綜合醫院。... [ 詳細 ]
愛耳日,關注老年人聽力健康
時間:2013-03-04 11:11來源:求醫網
國內愛耳日,關注老年人聽力健康
3月3日是國內愛耳日,今年的主題是“關注老年人聽力健康”。年紀大了聽力就會下降,雖然很多人認為這是很自然的事,但這卻嚴重影響老年人身心健康。讓我們一齊關注老年人聽力健康,對他們多一些耐心,給他們多一些關愛。
【現狀】步入60歲需提高警惕
步入60歲后,人的聽力就開始逐漸衰退,一般70歲是聽力出現嚴重障礙的高發階段。但因為個人體質不同,出現階段也會有變化。例如有高血壓、糖尿病、腎病的人群則會提前,身體健康的人則會推遲。
醫院耳鼻喉科副主任醫師孟彤介紹,一般老年人的聽力下降通常是血管神經性的,例如有腦梗塞和高血壓的老年人,通常會提早出現聽力下降的現象,因為這些人的血管不夠暢通,導致內耳供血不足。還有糖尿病患者,其末梢循環不好,也會出現耳朵不好使的情況。
至于有些老年人會出現耳鳴的原因,也是因為血管神經性問題,如高血糖、高血壓、腎虛、內分泌紊亂,都會導致血管障礙,造成耳鳴。
【預防】注意飲食,調整情緒,避免掏耳朵
老年人聽力下降與高血壓、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有直接關系,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注意這些疾病的預防事項。
孟彤表示,首先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調整飲食結構,多食含鋅、鐵、鈣豐富的食物,可減少微量元素的缺乏,從而有助于內耳的血液供應,防止聽力減退。切忌長期食用高鹽、高脂肪、低纖維素食品,切忌暴飲暴食,要戒除煙酒。慎用或禁用對聽神經有損害的藥物。
其次,要注意調整情緒,保持樂觀向上、不急不躁的心態。因為,情緒激動或著急可使人的腎上腺素分泌增加,內耳小動脈血管發生痙攣,內耳供氧不足導致突發性耳聾。
另外還要注意的是,避免噪音接觸耳朵,長時間接觸噪音可導致噪音性耳聾,強烈的噪音對耳朵聽力損害會更大。很多老年人喜歡聽收音機。以后要注意,聽收音機的時間不宜過長,音量不宜過大,聽久了應休息一會兒,避免聽覺疲勞。
此外,不要隨便掏耳朵。俗話說“耳不掏不聾”。外耳道皮膚比較嬌嫩,與軟骨膜連結比較緊密,皮下組織少,血液循環差,掏耳朵時如果用力不當容易引起外耳道損傷、感染,導致外耳道發炎、潰爛。掏耳朵時稍不注意,還會傷及鼓膜或聽小骨,造成鼓膜穿孔,影響聽力。
【提醒】聽力下降要及時檢查,對老人多些關愛
孟彤介紹,耳聾分為三類:神經性、傳導性和混合性。神經性耳聾是因為感音神經出現障礙;傳導性耳聾是因為內耳有炎癥,有積水;混合性耳聾是上面兩種因素交叉引起的。
其實,如今大型醫院都可以做耳朵的聽力檢查。一般包括純音測聽、聲導抗和耳聲發射等等。如果家里老人有聽力下降的現象,可以及時帶他去做檢查,從而查出屬于哪種耳聾,然后對癥下藥。
據了解,醫院耳鼻喉科的這三項檢查費用在140元左右,單項費用僅幾十元。
“一般如果老年人出現突發性的耳聾,可以使用抗病毒和擴血管、溶栓的藥物來營養神經。一般通過吃藥和輸液都可以,也可以使用激素類藥物來減輕內耳水腫,緩解突發性耳聾。”孟彤說。
另外,如果家里有老人已經出現了聽力障礙,與他溝通時不要急躁,更不能有蔑視,不尊重的情緒,要有耐心,多與他們說說話。孟彤提醒,在老人有殘余聽力時,還可以為他配備助聽器,方便他的生活。
如果,一直拖著不去治療和保健,發展下去就會全聾,即使使用助聽器也是無效的。所以要幫助老年人防止全聾。
溫馨提示
孟彤提醒,耳鳴是耳部疾病的癥狀表現,倘若持續1-2天出現耳鳴的情況,就一定要到醫院檢查。不要以為只是耳鳴,并不影響聽力就不當回事,因為有些高頻耳聾最初只是單純耳鳴,聽力都不受影響,但時間長了會突然出現耳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