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貢市第一人民醫院位于風景秀麗的鹽之都、龍之鄉、燈之城,占地175畝,現有服務用房5萬多㎡,在建中的5.5萬㎡住院大樓將于明年竣工。醫院于1... [ 詳細 ]
髖關節置換術后運動康復治療
時間:2013-02-25 10:24來源:求醫網
一、概念
人工關節置換術是指用人工關節替代和置換病損或損傷的關節。
二、關節置換術的適應證
1、疼痛.
因多種關節疾病引起的疼痛,反復發作,疼痛加重,經保守治療效果不佳,嚴重影
響生活工作質量。多見于骨性關節炎,風濕、類風濕性關節炎,創傷性關節炎,骨
軟骨病、良性骨腫瘤等。
2、關節嚴重畸形:關節出現的各種畸形,如:屈曲畸形、過伸畸形、內翻或外翻畸形、旋轉畸形等。均會造成患者日常生活、工作、活動能力的下降或不便。多見于外傷、感染、風濕類疾病病、先天(后天)畸形等。
3.X線檢查
發現關節骨質結構破壞、對線或對位不良、影響關節的穩定性。多見于股骨頭缺血性壞死、化膿性感染、骨結核、骨折不愈合等。
二、治療目的
1、早期預防并發癥。
2、重建被破壞的關節功能。
3、恢復關節活動度。
4、改善關節的穩定性和骨的負重能力。
5、增強關節周圍的肌群肌力。
6、改善術后步態功能。
7、提高手術成質量和早期回歸社會。
三、評定
1、術后并發癥評定。
2、髖關節ROM評定。
3、下肢肌肉維度測量。
4、髖關節周圍肌群肌力評定。
5、髖關節穩定性的評定。
6、步態分析評定。
7、心肺功能評定。
四、運動治療
1、術后1周,體力多有恢復,使用骨水泥固定型假體的患者已經可以下地進行功能康復訓練,該階段鍛煉的主要目的是恢復關節活動度,但應在醫護人員的指導下,根據情況制定康復計劃。
(1).床上練習:適用于術后第二天開始,如無特殊情況,可讓病人翻身。
?、俚鯉лo助練習。
(3)、立位練習:適用于3天至一周以后,開始下地活動的病人。注:下床時防止手術髖外旋。
(4)、步行練習:
若使用骨水泥固定型假體,又是初次置換髖,術中未植骨或骨折等,病人術后2天即可步行練習;如果是多孔表面骨長入型假體,則至少在術后6周才開始步行練習,有大粗隆截骨病人,行走練習應為術后2月。先輔助行走,再改用雙側拐杖,再到上下樓梯練習。步行練習時,術側下肢至少負重20~30kg。
(2).坐位練習:適用于術后6天以后。一般不宜久坐,術后6~8周內,病人以身體站或行走為主,坐的時間盡量縮短,4~6次/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