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始建于1944年,前身為省立第二醫院,建國后改肇慶醫院,1988年,肇慶地改市后,改稱為現在的肇慶市第一人民醫院。經過66年的... [ 詳細 ]
醫院特色更多>
- 暫無內容
7月5日上午,市紀委監察局組織“三諾”活動觀察員組成的考察團一行10余人,來到我院新院施工工地,對新院建設項目進行實地考察。
時間:2012-10-25 20:29來源:求醫網
提煉“廣東精神”是時代和實踐的需要
問:近半年來,“廣東精神”成為各大媒體關注的熱門字眼,您能給我們談談為何要提煉概括“廣東精神”?
答:提煉新時期“廣東精神”主要是基于三個方面的考慮。
一是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需要。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要深入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鞏固全黨國內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礎。中央要求國內各地先行提煉富有地方特色的價值精神,在此基礎上概括和提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我省按照中央要求,把“廣東精神”的提煉培育工作,作為學習貫徹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的主要任務之一,作為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載體,以此提升廣大人民群眾的思想道德水平。
二是順應時代發展的需要。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北京、上海等地相繼開展了地方精神大討論活動,并引導市民大力踐行弘揚,對推動當地經濟社會發展都起到了積極促進作用。在經濟社會轉型期,面對一系列新的階段性特征,廣東要完成“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廣東”這一貫穿“十二五”時期的核心任務,面臨著一系列困難和挑戰,需要有強大的精神動力和強有力的道德支撐。因此,提煉概括新時期“廣東精神”,并引導廣大干部群眾大力踐行和弘揚,就顯得尤為迫切。
三是加強公民思想道德建設的需要。廣東改革開放走在國內前列,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但思想道德建設相對滯后。廣東改革轉型走在前面,道德領域存在的問題更加集中疊加,道德建設面臨的挑戰更加嚴峻。特別是小悅悅事件發生后,更是引發了全社會關于加強思想道德建設的討論和反思。提煉概括和宣傳實踐“廣東精神”,就是要以此為契機進一步提升廣大干部群眾的思想道德水平,為建設幸福廣東、構建和諧社會提供強有力的思想保障和道德支撐。
“廣東精神”有深厚的群眾基礎,是集體智慧的結晶
問:提煉“廣東精神”長達半年之久,您能簡單談談這一過程嗎?
答:根據汪書記的要求和粵委辦〔2011〕66號文件精神,省委宣傳部自2011年11月初開始至2012年4月底,在全省范圍內組織開展了五輪新時期“廣東精神”征集討論活動。征集討論活動引起了強烈的社會反響,省內外先后有近150萬人次參與了各種形式的討論活動。在前四輪征集討論活動中,共征集到“廣東精神”表述語1100多條,這些表述語貫通古今、融匯中外。根據群眾討論和專家評審意見及省委常委會要求,省委宣傳部提出四組候選方案,即:“重公德、守信用、敏于行、尚包容”;“厚于德、守于信、敏于行”;“敢為先、尚包容、重實干”;“敢為先、尚包容、守信用、重實干”,面向社會公眾開展了第五輪征集評選活動。在第五輪征集討論的基礎上,課題組專家對“廣東精神”進行了集中研究提煉,并提出三組候選方案,報省委常委會討論。最后,省委常委會討論決定,將新時期“廣東精神”表述語確定為“厚于德、誠于信、敏于行”。
問:據悉,“廣東精神”征集討論活動受到省委高度重視,省委常委會就曾兩次聽取征集討論活動情況匯報,是這樣嗎?
答:是的,省委領導對這一工作高度重視。汪洋書記于1月11日、2月13日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廣東精神”的概括**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要求,彰顯主流價值**;**體現“社會思想道德**公約數”,得到群眾廣泛認可,并強調要把征集討論的過程變成宣傳“廣東精神”的過程。朱小丹省長對“廣東精神”表述語多次提出自己見解,強調要易懂易記、朗朗上口,易于傳播。林雄同志具體領導征集討論活動,多次聽取工作匯報,反復強調要按照省委要求精心組織開展征集討論活動,并認真審定修改活動方案和情況說明。在征集討論過程中,省委常委會兩次專門聽取“廣東精神”征集討論情況匯報,并對征集討論和宣傳實踐活動提出了明確要求。
問:“廣東精神”征集討論,既有黨委部門的高度重視,又有全社會的廣泛參與,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社會效果良好。請您談談這方面的具體情況。
答:在近六個月的時間里,省委宣傳部圍繞新時期“廣東精神”表述語的征集討論活動開展了系列工作。一是對珠三角、粵東、粵西和粵北地區的廣東居民進行抽樣問卷調查,了解群眾的精神價值取向。二是召開五次專場座談會,與會者引經據典,旁征博引,奉獻真知灼見,討論的熱烈程度超出了我們的意料。三是組織專家學者撰寫理論文章、發動網友撰寫博客和評論等,討論涉足哲學、歷史、文學等眾多領域,多角度對“廣東精神”的內涵與外延進行了詮釋。四是利用國內移動廣東分公司與國內聯通廣東分公司的短信平臺,向客戶發送征集短信并收集反饋信息。五是在南方日報、羊城晚報、南方網、奧一網等媒體面向社會開展五輪新時期“廣東精神”表述語征集討論活動。六是發文要求各地市黨報參與開展征集活動。這些舉措使征集討論活動既貫徹了省委的意圖,體現了頂層設計的要求;又體現了廣大群眾的愿望,具有堅實的群眾基礎。
“廣東精神”具有豐富內涵、鮮明特色和內在邏輯
問:“廣東精神”表述語雖然簡短,但肯定具有豐富內涵,請您給我們闡釋一下。
答:“廣東精神”雖然只有簡短的三句話九個字,但作為對廣東人民長期發展建設實踐所形成的精神財富的概括和總結,每句話都有其豐富內涵。
厚于德。“厚德”出自《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厚于德”,即具有像大地一樣寬厚的美德,容載萬物,仁愛奉獻。“厚于德”既是中華民族美德的一種概括,也代表了廣東人的道德情懷和價值追求。一是體現了源遠流長的嶺南歷史文化傳統,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二是體現了廣東人的現代道德情懷,展現了廣東人尚德、樂善、好施的精神品格。三是體現了廣東未來的價值追求,有利于推動全體社會成員樹立做人德為上、做事德為先的道德理念,使廣東人既富于物、又厚于德。
誠于信。“誠信”出自《逸周書》:“成年不嘗,信誠匡助,以輔殖財。”“誠于信”就是要嚴格地遵守待人處事的信譽和信用,積極履行自己的責任和義務,做到真誠、有信、無欺,它是為人處世之根本、企業生存之基礎、社會和諧之基石。“誠于信”植根于廣東人悠久的商業文化傳統,展現出廣東人“誠待四方、信義天下”的精神風范和講誠信、守規則、善合作的精神特質。“誠于信”也成就了廣東改革開放的輝煌,正是“誠于信”的文化精神,使得廣東在改革開放過程中,能夠吸引、匯聚國內乃至世界各地的資源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當前,廣東要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進一步弘揚誠信精神,深入開展“三打兩建”活動,加強社會誠信體系建設,營造重信譽、守信用、講信義的良好社會環境,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進一步完善。
敏于行。“敏于行”出自《論語》:“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即要注重實干,敏動善行。“敏于行”是廣東引以自豪的地域精神特質,主要包括三層涵義:一是敢為人先,勇于探索,先行先試。二是善于把握發展先機,把先進的思想及時轉化落實到行動上,注重實干、敏于行動、務實不張揚。三是善于應變、靈活變通。每當面臨重大的歷史轉折,廣東人總能及時把握和順應時代潮流,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大膽創新,解決發展難題。
問:“廣東精神”表述語有什么特點?
答:“厚于德、誠于信、敏于行”作為廣東精神表述語,既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傳統道德精華,又體現了當代國內時代精神的要求;既包含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總體要求,又體現了嶺南歷史文化的特征,具有鮮明的廣東特色;既立足現實,又指向未來。表述語句式工整,朗朗上口,簡單明了,易記易傳。而且使用三字句的表述方式,在形式上富有新意。
問:“廣東精神”表述語的三句話之間有什么內在關聯嗎?
答:三句話是一個有機、有序的整體,三者緊密相聯,不可分離或缺位。其中,“厚于德”是廣東精神的靈魂,“誠于信”是廣東精神的根本,“敏于行”是廣東精神的特質。“德”重修養,側重于對優秀道德文化的傳承和弘揚;“信”重人事,側重于對以誠信為主要內容的現代市場經濟倫理的融合和堅守;“行”重實踐,側重于對廣東人求真務實精神品格的秉承和彰顯。三者相互聯系、相互促進,共同構成“廣東精神”的有機整體。
宣傳踐行廣東精神是一項長期的戰略任務
問:作為當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一項重大政治任務,廣東在宣傳弘揚廣東精神方面做了哪些安排和部署,有哪些具體計劃?
答:大力宣傳踐行廣東精神是一項長期的戰略任務。我們要做好廣東精神宣傳實踐工作,充分發揮廣東精神在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廣東中的導向、凝聚、激勵作用。一是加強社會宣傳。推動全省各地在重要公共場所樹立廣東精神公益廣告牌,發布一批宣傳標語,張貼一批宣傳畫。二是加強新聞宣傳。制作電視廣告宣傳片和音頻公益廣告,在電視臺、電臺高頻率播出,并在各級各類主流媒體開設專欄專版,刊(播)發廣東精神的系列文章。三是加強新媒體宣傳。推動各級政府網站開設“廣東精神”專題網頁,制作關于“廣東精神”的短信和紅段子發送給廣大用戶。四是加強理論研究。組織專家學者撰寫重點理論文章,編撰出版普及讀物,并廣泛開展巡回宣講活動。五是廣泛開展主題教育實踐活動。推動黨政機關、工會、團委、婦聯、學校等不同行業、不同領域、不同社會群體開展各具特色、形式多樣的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六是推動各地市結合實際大力宣傳實踐和弘揚“廣東精神”。省委宣傳部將下發文件,對各地市宣傳實踐活動提出明確要求,推動全省各地迅速行動起來,大力宣傳踐行和弘揚“廣東精神”。通過這些措施,使“廣東精神”家喻戶曉,深入人心,內化為廣大群眾的精神價值追求,凝聚廣東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強大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