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二院心腦血管診療中心成立與1949年,是衛生部,解放軍總后勤部直屬的國內首批公立三甲醫院,醫保定點單位。中心致力于心腦血管疾病治療65年... [ 詳細 ]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醫院庫 > 北京武警總隊第二醫院 > 醫院資訊 > 預防心律不齊要均衡營養
醫院特色更多>
- 暫無內容
預防心律不齊要均衡營養
時間:2014-12-20 10:41來源:求醫網
心臟就像一臺發動機,它對血液的需求遠遠超過其他臟器,需要足夠的能量供給,即使是輕微的心肌供血不足,也可能帶來嚴重的后果。心跳不規律、肌肉虛弱無力和思維混亂,都是人體缺乏鉀的典型癥狀,為預防和治療心律不齊,應多吃一些富含鉀的食物,增加鉀的日常攝入量。
均衡營養可預防心律不齊
1、多吃魚
當向心臟流動的血液受到堵塞時,最容易引發心律不齊,這也正是導致心臟病發作的原因之一。一項動物研究實驗已經表明,日常膳食中攝入大量魚油(Ω-3脂肪酸),有助于預防可導致心臟病發作的嚴重心律不齊問題。小編建議在一星期內的1~3餐中,用鮭魚和鯖魚代替牛肉、雞肉和乳制品,可減少膳食中飽和脂肪的攝入量;同時,增加了Ω-3脂肪酸的攝入量。如果想服用一些含有魚油的補充藥物,應先向醫生咨詢具體用量。
2、多吃含鉀食品
鉀在調節心跳方面與鎂的作用一樣重要。心跳不規律、肌肉虛弱無力和思維混亂,都是人體缺乏鉀的典型癥狀。和鎂不同的是,腎臟能有效調節人體內的含鉀量,而且人體內通常也會貯存一些鉀。因此,對于腎臟功能正常、心臟健康的人來說,通常他們的血液中鉀含量比較充足,即使每天只吃1-2次水果和蔬菜,也同樣能保持體內鉀含量正常。只有當腎臟儲藏鉀的功能受到干擾時,人體才會出現鉀含量偏低的癥狀,從而導致心律不齊。
鉀的日需求量為3,500毫克。研究顯示,不同的人在鉀的日常攝入量方面,有很大差別,從1,000毫克~3,400毫克都有。醫生建議,為預防和治療心律不齊,應多吃一些富含鉀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和新鮮肉類;多喝果汁也能大大增加鉀的日常攝入量。
香蕉是人們喜愛一種水果,香蕉含有極易為人體吸收的碳水化合物,同時還富含鉀。研究表明,鉀過低會導致肌肉疼痛,反應遲緩、心律不齊等,而吃幾根香蕉則可補充鉀的缺少。
3、多吃谷物類食物
一項研究已經表明,鎂用于治療某些類型的心律不齊時,能夠挽救很多患者的生命。研究人員在實驗過程中觀察到,給心力衰竭患者靜脈注射大劑量鎂后,與沒有接受靜脈注射的患者相比,他們發生具有潛在致命性心室心律不齊的可能性下降了50%-76%。
男性每天應攝入329毫克鎂,而女性則是207毫克。含鎂量最豐富的食物是豆類、堅果類和未經碾磨的谷物類食物;香蕉和紫菜也是良好的食物來源;此外,含鎂豐富的食物還有小米、辣椒干、干蘑菇、冬菇、番茄、海帶、蘋果、楊桃、桂圓、花生、核桃仁、芝麻醬等。
4、營養均衡
在日常生活中,心律不齊患者要注意,要做到營養均衡,多喝水,多吃清淡食物及水果青菜,食品要多吃一點潤心肺的物質,要進補一些山藥,大棗,蓮子,百合,木耳,梨,胡蘿卜,芝麻等,利尿通便,清熱解毒。用鮭魚和鯖魚代替牛肉、雞肉和乳制品,可減少膳食中飽和脂肪的攝入量,增加Ω-3脂肪酸的攝入,而Ω-3脂肪酸有助于預防可導致心臟病發作的嚴重心律不齊問題。健康云
5、遠離“三辣”
川菜的主要調味品是“三椒”,即“花椒、胡椒、辣椒”,過量食用這些辛辣物品會刺激心血管系統,導致短暫性血壓下降及心跳減慢,從而改變心肌細胞自律性和心肌血液供應,最終引發心律失常,對已有心律失常的人,更不利。
另外,“三椒”都是熱性食品,容易造成便秘,便秘患者在屏息排便時可能會增大心臟的負荷,影響心肌血液供應而引發嚴重的心律失常。所以,心臟病患者平時應以清淡飲食為主,盡量減少辛辣飲食對心臟的刺激,服用能夠調節心肌細胞自律性和改善心肌血液供應的藥物。
總之,除了飲食之外,勞逸適度是保證機體氣機通暢,血脈調達,五臟的重要環節。避免讓自己長期處于過度緊張的狀態下,保持平和穩定的情緒,精神放松,適當的體育鍛煉,是預防心律失常的正確方法。